標準之下,誰能擁有話語權?
標準之下,誰能擁有話語權?
當今,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爭,早已不是資本戰爭,不是人才戰爭,不是品牌戰爭,而是標準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技術和綜合實力的較量,能夠制定產品在行業中的標準似乎是所有企業的追求,很多專家把此類能制定游戲規則的企業歸為一流企業。
有專家指出,我國加入WTO后,外企大舉進入中國之后走了“三步曲”:第一步是搶國企的人才,第二步是搶稀缺的資源,第三步是制造游戲的規則(標準)。而外資一流企業正是通過制定標準逐步對外“侵略擴張”,搶占全球市場話語權。
標準是產業發展的產物,它可以促進產品的流通,節約交易成本。標準對于外部參與者來說就意味著技術壁壘,通過標準來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換句話說,標準是一種“軟性保護罩”。發達國家和巨頭型企業往往通過國家戰略、企業戰略、國際標準組織和規則,將知識產權和標準體系糅合在一起,占據各個領域特別是高端領域的發言權,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標準,維護有利于自己的標準秩序。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已經將標準化工作推向國際市場競爭的前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際標準更多時候是商品的“質量標簽”,決定著商品在國際貿易中是否具有通行資格。企業之間的競爭,某種意義上就是標準的競爭。而我國涂料產業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化有先天性差距,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缺乏話語權,一直扮演著追趕者的角色。國際標準采標率低、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差距大等問題導致我國涂料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
當前,我國涂料業在新標準缺失、舊標準當家的現狀下,外資涂料企業大勢進入中國市場通行無阻,而國內企業想打入國際市場卻寸步難行。
標準是把控行業市場“游戲”的關鍵,因此制定標準刻不容緩。
目前,國內涂料跟國際同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國外大企業都有相當的自主知識產權,并且在核心技術上還會互相做到交叉授權,而如果他們再掌握了涂料標準的先機的話,很可能會逐步的蠶食完整個國內市場。因此,想要改變目前的行業現狀,更好的規范市場,也為了產業的發展,制定完善的涂料標準迫在眉睫。
國際標準的缺失,有力地證明了我國涂料產業技術的薄弱。而掌控技術標準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是大勢所趨。只有將創新成果與國際標準有機結合,才能更快地實現產業化,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登上國際舞臺。
隨著全球涂料行業間的競爭加劇,技術zhuanli與標準控制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工具,誰擁有標準,誰就擁有市場話語權。中國在標準上已經落后一大截,就更應該猛追苦打,爭做標準的參與者和主導力量。在這爭強好勝的年代,誰擁有話語權誰就能馳騁市場,把涂料標準影響力滲透到國際,推動我國涂料行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