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建筑防水工程的質量檢查與驗收
墻體水平施工縫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墻體上,墻體如有孔洞,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少于300mm,施工縫形式宜用凸縫(墻厚大于30cm)或階梯縫、平直縫加金屬止水片(墻厚小于30cm),施工縫宜做企口縫并用B.W止水條處理垂直施工縫宜與后澆帶、變形縫相結合。
在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雜物,沖凈并濕潤,再鋪一層2~3cm厚水泥砂漿(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減石子混凝土,澆筑第一步其高度為40cm,以后每步澆筑50~60cm,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澆筑。混凝土自高處自由傾落不應大于2m,如高度超過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屋面防水工程,防水工程完工后,應在雨后或持續淋水2h后(有可能作為蓄水檢驗的屋面,其時間不能小于24h)。廚房、廁浴間防水層完工后,應做24h蓄水試驗,蓄水高度在最高處為20~30mm,確認無滲透后再做保護層和面層。設備與飾面層施工完后還應在其上繼續做第二次24h蓄水試驗,達到最終無漏和排水暢通即可。
大連防工程水應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10s為宜,不應漏振或過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開始,防止模板走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筑到最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現在的建筑各種管線都埋置在地下,由地下室外墻穿入建筑物后接入室內,于是地下室外墻上的預埋件與套管的留置數量也隨之增多,由于這些部位處于地下室,特別是對于水位較高的地區,非常容易產生滲漏。所以此部位的防水做法必須要保證能有效防止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