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中屋面防水基本要求
隨著新基建的發展,現階段的建筑防水工程技術實現階梯式突破。評估一個建筑防水工程質量的好壞,防水材料的選用是關鍵,防水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防水工程的質量。同時,不止基于防水材料,施工技術的好壞也直接關聯著防水工程的質量。
防水工程施工前,應對設計要求進行精心研究,掌握施工圖中的細部構造及有關要求,編制防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做好防水工程施工前的樣板引路和技術交底工作。當出現防水工程細部節點構造不詳或不適合溫州地區氣候環境要求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防水材料設計復合不相溶時,應提出修改意見或技術核定單,經設計單位確認,履行變更相關規定后再行實施。
建筑防水工程中屋面防水基本要求。
1.以防為主,以排為輔,選擇正確的排水坡度。
混凝土結構層宜采用結構找坡,坡度不應小于3%;當采用材料找坡時,坡度宜為2%;檐溝、天溝縱向找坡不應小于1%。
2.找平層應在水泥初凝前壓實抹平,并應留設分格縫,縫寬宜為5~20mm,縱橫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卷材防水層的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以及基層的轉角處,找平層均應做成圓弧形。
地下建筑施工中墻體模板的穿墻螺栓,穿過底板的基坑圍護結構等,均是貫穿防水混凝土的鐵件。可在鐵件上加焊一道或數道止水鐵片,延長滲水路徑、減小滲水壓力,達到防水目的。
鋪貼卷材嚴禁在雨天、雪天、五級及以上大風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環境氣溫不宜低于5℃,熱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環境氣溫不宜低于-10℃。施工過程中下雨或下雪時,應做好已鋪卷材的防護工作。卷材防水層的基面應堅實、平整、清潔、干燥,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或45°坡角。結構底板墊層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施工,側墻采用外防外貼法的卷材及頂板部位的卷材應采用滿粘法施工。鋪貼雙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