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建筑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和居住舒適度。通過合理選擇防水材料、嚴格施工工藝、加強質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防水工程的質量,確保建筑物的長期安全和使用性能。
瀝青類防水材料是傳統的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常見的瀝青類防水材料包括瀝青卷材和瀝青涂料。瀝青卷材適用于屋面、地下室等大面積防水工程,而瀝青涂料則適用于復雜部位的防水處理。
建筑防水工程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一、滲漏問題(核心問題)
1.屋面滲漏
原因:
節點處理不當:天溝、檐口、落水口等部位未做附加層,或附加層搭接不足(如落水口周圍防水層未伸入管口50mm以上)。
卷材開裂:溫差導致卷材熱脹冷縮,或基層沉降引發開裂(如屋面結構板裂縫未處理)。
排氣管設置不足:保溫層含水率過高,水汽蒸發形成鼓泡,破裂后導致滲漏。
典型場景:暴雨后屋面陰角、采光窗周邊出現濕痕。
2.地下室滲漏
原因:
結構自防水失效:防水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蜂窩麻面;后澆帶澆筑時新舊混凝土結合面處理不當。
外防外貼法缺陷:卷材搭接縫粘結不牢,或保護層施工時破壞防水層。
變形縫滲漏:止水帶埋設位置偏移,密封膠老化開裂。
典型場景:地下室外墻后澆帶處出現水印,或底板集水井周邊滲水。
3.衛生間/廚房滲漏
原因:
管根密封不嚴:地漏、立管根部未做環形凹槽嵌填密封膠,或防水涂料未覆蓋管根高度≥200mm。
地面坡度不足:排水不暢導致積水,水沿瓷磚縫隙滲入基層。
防水層厚度不足:涂料涂刷遍數不夠,總厚度<1.5mm,易被刺穿。
典型場景:樓下天花板對應位置出現水漬,或墻角發霉。
二、材料缺陷與失效
1.材料性能不達標
表現:
卷材耐候性差,短期使用后出現龜裂、脆化(如選用劣質SBS改性瀝青卷材)。
涂料延伸率不足,基層輕微開裂即導致涂層斷裂(如誤用剛性水泥基涂料用于變形較大的部位)。
原因:偷工減料使用非標材料,或材料類型與環境不匹配(如高溫地區選用耐紫外線差的涂料)。
2.材料老化加速
表現:
外露屋面卷材3-5年即出現起鼓、開裂,密封膠提前失去彈性。
長期浸水部位(如地下室外墻)涂料粉化、剝落。
原因:未做保護層(如屋面卷材直接暴露于陽光下),或材料耐水性不足(如水性涂料用于長期泡水場景)。
三、施工工藝缺陷
1.基層處理不到位
表現:
基層表面有浮漿、油污,導致防水層粘結不牢,出現空鼓。
陰陽角未抹成圓弧(半徑<50mm),卷材在此處應力集中斷裂。
案例:某項目衛生間墻面涂料因基層空鼓脫落,滲漏至相鄰房間。
2.防水層厚度不足
表現:
涂料涂刷漏刷、厚薄不均,用測厚儀檢測發現局部厚度僅為設計值的60%。
卷材搭接寬度不足(如長邊<80mm),接縫處成為滲漏通道。
原因:施工人員為趕工期減少涂布遍數,或未按規范彈線控制搭接尺寸。
3.節點處理粗糙
表現:
出屋面管道根部未做“一布兩涂”附加層,直接涂刷大面涂料。
女兒墻泛水高度不足(<250mm),雨水沿墻根滲入室內。
案例:某住宅陽臺欄桿底座未做防水增強層,雨季時水沿欄桿根部滲漏至樓下。
地下室由于處于地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滲透,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尤為重要。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卷材等。施工時需特別注意地下室的排水系統和防水層的完整性。
防水工程完成后,必須進行質量驗收,確保防水層的厚度、均勻性、附著力等符合設計要求。常用的驗收方法包括目測法、水壓試驗法等。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防水層,必須進行返工處理,確保防水工程的質量。